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本站首页|学院概况|师资队伍|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学术科研|学生工作|党建工作|学院新闻|通知公告|校友动态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站内检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人民网】黑龙江大学物理学院:用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培育能坐稳冷板凳的人
2015-06-12 10:37  

人民网哈尔滨5月6日电(杨海全、通讯员丁一鸣、夏幪幪)在黑龙江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有这么一群和冷板凳较劲的人。他们只信“打好根基,才能建得高楼”,因此不怕长久的平淡、寂寞和辛劳。学院总支书记席国强说,这里的人都是有理想的。

  理念“行”起来:遵循规律,夯实基础

  谈及学院的人才经,黑龙江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副院长王强总结得言简意赅:“尊重、遵循科学规律。”典型的理工科思维与表述,既不加修饰,也没法子讨巧。

  物理学院,基础教学一向被视为“传家宝”,它的强大能量和魅力让物理人坚信: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具备灵活应用和自由创新的“底气”;只有以基础教学为根本,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前沿科技开展实训,才能培养出“既专且精”的优质人才。因此,物理学子的课程表看似“简朴”,却着实不简单,一门基础课,涵盖知识本身及相关应用的方方面面。通过开放、创新实验教学平台巩固课堂知识,借助完善的课外自主学习机制拓展能力,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既练功、又练心。

  也许有人会担忧,这样的人才培养计划是否太过“保守”,能否跟得上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发展大势。对此,黑大物理人继续用“科学规律”给出答案——基础科学科研的过程艰辛、漫长、甚至枯燥,但科学本身却蕴含着气象万千、奥妙无穷,基础夯得越实,距离科学本身就越近。这一点,在完成四旋翼飞行器的过程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初,那只是实验室里的一副飞行器空壳,从核心中枢单片机、各种传感器及应用,到GPS定位,再到无线传输、定向投影……每一次变身和升级都由同学们独立“想”出来、“做”出来,每一项技术都是对操作者数学、模电、数电、电磁学、光学、理论力学以及计算机知识水平高难且全面的考量。恰是因为被扎实的基础教学练硬了翅膀,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才能让四旋翼从一间不起眼的小实验室里起飞。

  学生“动”起来:自由开放 合作创新

  物理学院的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专业学习给了你什么?出现频率最高的答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这个听起来玄之又玄的名词,是形成缜密的科学逻辑、涵养博大科学情怀的基础,更是进行一切科学研究的不竭动力

   物理学院给予学生一种什么样的“科学思维”?科学的思维方式,简单来说,就是以理性思维为根基,在科学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打破惯性思维;落到实践中,通过自己动手探求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若要生动再现这种思维的指导意义,不能不说的是那支充满传奇色彩的“超能战队”——本科生创新实践小组。这是物理学院充分利用学校教务处开放实验室、创业学院创新实验室、中俄学院联合实验室的资源,建立的一个由学生自主管理、以高年级带动低年级可持续发展的。用“一部衔接紧密、运行精准的发动机”来形容它十分恰当。它不像一般的科研小组那样松散,从日常管理到各类科研活动,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且彼此关联、互为支撑。每当有项目和任务,实验室里就会涌动一股格外紧张、兴奋、热烈的气流,“一天24小时根本不够用”,忘记吃饭甚至忘记睡觉都是常有的事,充分体现了课内学习与课外自主学习之间的交融和延伸,并带动了全院学生的学习劲头

  实验,永远是失败的次数比成功的次数多,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们觉得自己离成功更近。目前,实践小组的同学们正在从事的项目有:超声波探测林木病虫害,利用超声波技术检测、监控、预防林木病虫害;智能家居系统,利用移动终端把整个家庭环境放置于“股掌之上”;煤矿应急救生通信系统,利用地线技术实现紧急救援......每一个项目都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因为每个理工生都有一个温暖的梦想,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让世界美好。

上一条:和平颂•中国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合唱训练纪实
下一条:[黑大校报]一张理想主义者的成绩单--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纪实
关闭窗口

关于我们 | 反馈留言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2015  黑龙江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政编码:150080
联系电话:0451-8660 8191
技术支持:黑龙江大学信息与网络建设管理中心